在這般的雄奇壯闊之中,有什么在土地之下悄悄生長。它們過得真安靜啊,在幾十億年的時光里安然靜臥,等待工人們的發(fā)掘,等待匠人們的雕琢。它們等得太久了,于是在地下生長出美麗的色帶、紋理,形成生長紋、雙晶,它們沒有生命,但是,它們有靈。在這個夏日的傍晚,聽我為你講述寶石圖案的形成。
色帶

晶體顏色呈帶狀分布的現象即為色帶。有些色帶是在晶體生長過程中因介質成分及生長環(huán)境變化導致的.這種色帶的分布多與晶體結構對稱性相關。如我國著名的新疆色帶電氣石——西瓜碧璽,其內核呈玫瑰紅色.外緣呈綠色。還有的電氣石沿著晶體生長方向,顏色依次變化為:褐紅色一藍綠色一褐紅色一靛藍色,同時在兩種不同顏色之間還有過渡顏色及深淺不同的色調。
瑪瑙也是具有明顯色帶的寶石。它的顏色美麗,紋帶構造豐富多彩,千姿百態(tài),組成了諸如紅瑪瑙、黑瑪瑙、綠瑪瑙、條紋瑪瑙、纏絲瑪瑙、眼球狀瑪瑙等不同的種類。瑪瑙紋環(huán)帶構造的形成與瑪瑙本身所特有的顯微結構和微量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分布狀態(tài)有關。不同的微層狀構造和微量化學成分及礦物成分的不均勻性一有規(guī)律地變化,形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條紋、環(huán)帶和極富想象力的圖案,成為人們喜愛和珍藏的玉石。
生長紋

生長紋民間俗稱“根”,是晶體形成時生長的紋路。無論天然還是人工合成的晶體都有可能留下相同或近似的生長痕跡。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才能造就不同的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弧形生長紋”,它被認為是焰熔法的加料方式所致。焰熔法是從熔體中人工制取單晶的方法之一。將調配好的原料細粉從管口漏下,均勻噴灑在氫氧焰中被熔化后,再冷凝結晶于種晶或“梨形單晶”頂層;梨晶長大是從頂部熔化的圓錐開始,生長過程中其底座下降并旋轉,以確保其熔融表面有合宜的溫度逐層生長,邊轉動邊結晶出的人工寶石具有如同唱片紋的弧線生長紋。
并不是所有的人工合成寶石都有弧形生長紋。以紅藍寶石為例,人工合成紅藍寶石的方法有多種,焰熔法、提拉法、助熔劑法、水熱法等,其生長紋也各具特征。如拉姆拉助溶劑法合成的紅藍寶石具有平直和弧形相交的復合生長紋,水熱法合成的具有波形生長紋。故弧形生長紋僅能作為排除拉姆拉助溶劑法和水熱法的依據。近年來隨著合成工藝的不斷進步,合成的紅藍寶石經二次淬火,生長紋會變得模糊不易觀察。
雙晶紋

雙晶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同種晶體按一定的對稱規(guī)律形成的規(guī)則連生。根據連生的方式可分為:接觸雙晶、聚片雙晶、穿插雙晶、輪式雙晶等。
雙晶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條件。一般來說,穩(wěn)定的結晶環(huán)境不利于雙晶的形成。以石英為例,當結晶環(huán)境改變引起石英從高溫結構向低溫結構轉變時,往往很容易形成雙晶,即由于結晶環(huán)境的變化,導致高溫石英(六方晶系)結構發(fā)生扭曲,變成低溫石英(三方晶系)的結構,形成雙晶。
雙晶的命名方式有很多。比如以具該雙晶的特征礦物名稱命名——尖晶石律雙晶;以最初發(fā)現該雙晶的地名來命名——日本律雙晶;以雙晶形狀命名——燕尾雙晶。
確定水晶雙晶的主要有兩種方法:

1.在錐光下觀察。錐光下沿著光軸的方向觀察可見旋光干涉圖,測定其為左旋或右旋,移動不同位置,觀察其旋光性,如果在同一晶體上一部分為左旋型,另一部分為右旋型,即具有螺旋槳狀干涉圖,表明該晶體具有雙晶,而合成水晶則不具有這種干涉圖。
2.在反射光下直接觀察。運用反射光(自然光、燈光均可),在一定的角度下可直接觀察到天然水晶中的雙晶紋。拋光越好的鏡片,其雙晶紋越容易觀察。
自然之美在于成就了萬物之靈,如果說思想是自然給予人類的靈性,那么對于寶石圖案的形成,就是自然賦予它們的靈性,這是寶石們獨特的語言。訴說著幾十億年來地質紀元的更迭,山河湖海的變遷,手握一顆小小的寶石,感受天地浩淼的靈韻,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世間如此壯美,如此絢爛。